「106年度大專校院職涯輔導種子教師培訓」模組規劃

「106年度大專校院職涯輔導種子教師培訓」模組規劃

本次培訓規劃「學生職涯探索與認知」、「學校資源整合連結」及「產業趨勢與就業環境分享」等3個培訓模組。

1.「學生職涯探索與認知」模組:包含職涯發展與學生之連結、測評工具應用與解析、職涯輔導知能與輔導技巧等課程。

2.「學校資源整合連結」模組:包含資訊化於職涯輔導工作的應用、行政與教學串聯與溝通、資源整合與效益擴大等課程。

3.「產業趨勢與就業環境分享」模組:包含產業趨勢與就業環境、區域特色產業等課程。部分課程將搭配參訪企業,提供參訓人員了解職場實務之機會。

 

課程模組2

        3個模組各辦理3場次,預計將在北部、中部及南部共辦理9場次,每場次將針對各主題之區域關聯性,從模組中挑選適宜之課程,安排職涯輔導、諮商技巧學有專精之專家學者進行授課,並邀請各領域、產業術業有專攻之專家蒞臨,分享業界最新趨勢與職缺所需專業能力,或未來工作趨勢,落實符合市場需求之輔導知能實務經驗分享,並達到完美交流及互動。另外特別邀請在職涯輔導方面具有成效的學校進行分享,針對學校行政資源整合與活動舉辦之經驗分享,提供學校促進行政流程提升職涯輔導效率與品質。

 

「學生職涯探索與認知」模組 

本模組包含職涯發展與學生之連結、測評工具應用與解析、職涯輔導知能與輔導技巧等3門課程。課程內容、進行方式與時數列表如下:

學生職涯探索與認知

本模組課程設計理念主要使大專校院教師與職涯輔導人員,具備職涯概論的基本知能,透過測驗基本理論及常用技術,適時提點學生認知職涯規劃重要性,協助學生了解自我興趣能力,配合產業未來動向,尋找出適合就業之方向,做好思考與準備以有效規劃未來人生藍圖。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進行方式 時數

職涯發展與學生之連結

引導學生了解職涯與學涯的關係,方法為先誘發學生為自己做好職涯規劃而努力的動機,如何規劃適當的學涯以支持未來的職涯更進一步得到良好的生涯。

邀請各主題專家學者進行講授課,視需求可安排分組討論或實務操作。

5.5

職涯輔導知能與輔導技巧

1.學生職涯輔導應用知能與技巧

2.職涯輔導融入課程的規劃(專題演講後, 可由講者擔任引言人,邀請兩位105學年度參與本署職輔補助計畫的教師,分享教學過程進行職輔或系所辦理職輔方式)

4

測評工具應用與解析

測評工具的介紹與實際訓用,及分析結果說明。對學生了解自我特質、性向或價值觀有幫助,主要課程運用的工具如下:

1.CPAS

2.PODA

3.生涯卡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

5.5

合計

15


「學校資源整合連結」模組

本模組包含資訊化於職涯輔導工作的應用、行政與教學串聯與溝通、資源整合與效益擴大等3門課程。課程內容、進行方式與時數列表如下:

學校資源整合連結

本模組課程設計理念主要使大專校院教師與職涯輔導人員,了解協助學生職涯發展或推動職輔工作過程,可運用資訊化方式提高效能;校內的行政與教學可如何串聯達到加乘效益;校內單位合作,校外有校友、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等資源可以運用於協助學生職涯發展。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進行方式 時數

資訊化於職涯輔導工作的應用

邀請學校職輔單位主管,分享職涯資訊化概況與營運方式。透過案例簡介,分享學校職涯輔導特色與未來發展。

邀請各主題學校職輔單位主管,或專家學者進行講授課,視需求可安排分組討論。

5.5

行政與教學串聯與溝通

學校內各單位若具共識合作,共同推動職涯輔導工作,學生將獲益良多。行政與教學單位的資源串聯與溝通協調,如職輔單位與院系所攜手推動,職輔工作將更普及落實。

4

資源整合與效益擴大

職涯輔導與學校內其他資源進行整合,獲得更多資源與連結,透過結合校友與企業家力量,可以為學生職涯提供更多發展管道。

1.職涯輔導資源運用

2.職涯輔導與課程連結

3.職輔與校友資源連結

4.政府或非營利組織相關計畫資源

5.5

合計

15

 

「產業趨勢與就業環境」模組

本模組辦理3場次課程,其中2場與區域特色產業結合進行參訪。課程內容、進行方式與時數列表如下: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進行方式 時數

產業趨勢與就業環境

邀請瞭解產業趨勢的專家學者,講解目前產業現況與未來動向,或邀請產業人資主管,瞭解目前與未來職場人才需求。

1.國際化人才

2.產業趨勢與職涯規劃之結合

3.產業人資主管交流人才培育與產業趨勢

邀請各主題專家學者進行講授課,視需求可安排分組討論,或由業界主管座談分享。

10.5

區域特色產業

學校內各單位若具共識合作,共同推動職涯輔導工作,學生將獲益良多。行政與教學單位的資源串聯與溝通協調,如職輔單位與院系所攜手推動,職輔工作將更普及落實。

8

合計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