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慣習面向
相信擾民在服務學習相關討論和反思間都有被多少著墨了些,這裡我相信服
務學習者其實都帶著良善的心去進行「服務」與「學習」的,只是從都市到偏鄉
到部落,在生活慣習的確有著很大的差異,我們必須一定得透見這裡面的差異,
才能在服務與被服務中得到最佳的互動。這裡我們提一個小小的實際例子:很多
時候服務學習者在進入部落時,會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或方案等,但有時候在實
際進入服務區域時在時間軸是不對稱的。可能服務學習者設計了衛教方案,希望
可以在部落的文化健康站進行方案執行,但規劃的時間和部落的時間上有著很大
的衝突,服務學習者欲要文化健康站的族人們在非文建站時間內要族人們聚集;
另外 , 衛教的內容的選擇,在一個有日常檳榔文化的族人面前大談檳榔的噁心及
可怕,我想在臺下聽著的族人們心情是錯綜複雜。
這裡很重要也必須一提的是,服務學習的回饋及其相關。我們都知道很多事
無法一步到位,不管是和部落的關係、部落產業、人文關懷等,在進行服務學習
的同時,我們都要有可能「永續」或「長期性計畫的」、亦或是結束服務學習後
的「回饋再訪」被納在其中。這不管在服務與被服務的心理和整體層次上,都能
有較為理想的得到照顧。但是這個項度是我們一直以來在進行服務學習中極度弱
化的一環。服務學習的深化與廣度不該只是一味地產生一次性的粉紅色泡泡,一
層一層剝去服務與學習層層面面,才是我們真實現實社會中的樣貌,那裡才是我
們真正要服務與去學習的地方。
我們都說我們要去服務與去學習,但過程中,我們卻成了得到最多的一群人,
獻給正在服務與正在學習路上的你和我。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