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新訂青年生活適應量表
P. 6

貳、  編製依據與經過


                 新訂青年生活適應量表的編製,主要依據 Erikson(1968)自我統整理論、Marcia(1966)


            認同與危機說、Chickering(1969)等人的青年的自我統整與適應行為的人格發展理論建構量

            表內容,及參考 Sternberg、Ford、Dweck 等人以解決問題及生活適應力的個人人格成熟的認


            知指標為編題的依據。並考量青年生活適應涉及生活、生計與生涯,三者環環相扣,尤其面

            對全球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經濟競爭的環境,青年就業力成為適應良好的重要指標。針對青

            年面臨文化衝擊下,進入職場的實際生活適應問題及必備的工作適應能力作為編製量表依


            據。另外,由於過去文獻中探討青年的生活適應問題,大都以消極面來研究有關心理疾病、

            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問題,自 1998 年 Seligman  提出正向心理學觀點之後,心理學界已不


            再單純地著重人類的不良適應問題,而朝向營造一個人類優勢的積極心理科學,重視青年學

            子的智慧、勇氣、人道、正義、修養、以及心靈超越的特質培養,進而達成良好生活適應的

            發展(Snyder & Lopez, 2007)。Peterson 和  Seligman(2004)認為正向心理學的任務為促進身


            心健康,診斷疾病指標,預防疾病發生,使健康的人更有生產力,活得更快樂,及增進人類

            壽命與智慧。「正向心理學」的提出,顛覆過去對負面病徵的研究,重視「正面思考」問題。

            因此,生活適應的研究不應該只是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還要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的長處和


            美德。正向心理學內涵包括「正向經驗」,如:快樂、主觀幸福感等,「正向特質」,如:自我

            決定、智慧、創造力美德等,「正向環境」,如:社會關係、文化規範、家庭影響潛能的發展

            等(Peterson, 2006)。因此本研究依循正向心理的觀點,從青年學子在就學或工作過程所習得的


            能力出發,整合各項青年發展理論與評量架構,進行青年生活適應量表的編製。

                 因此本量表的編製包含青年自我統整理論概念,也融入問題解決與生活適應的觀點,個


            人的特質與情緒影響問題解決的過程,生活適應與心理健康的關係,青年進入職場的實際生

            活適應、生活問題,及必備的工作適應能力及就業問題的適應。本量表之編製參酌上述的理

            論與相關研究觀點,再配合國內青年生活適應方面問題而編定,共分成六個分量表:社會適


            應、價值信念、生涯定向、積極進取、現代化及幸福人生。本量表共有 60 題,每一題是以五

            點量表呈現,共可得六個分量表分數。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