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新訂青年生活適應量表
P. 10
指個人行為與價值觀念逐漸趨於協調。個人由完全盲目順從信念而逐漸了解道德規範乃取決
於情境因素的考慮,當價值信念趨於極端相對,個人會失去行為的憑依標準,因而使個人感
到茫然與焦慮不安,為了減低此種不安,個人將逐漸發展出內化且穩固的內在原則,以做為
個人行為和抉擇,以及判斷他人行為的依循準則。當一個人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時,
他的內在衝突即可減少。因此,探討青年的適應問題可從上述七個向度思考。
(三) Marcia 的認同危機與相關研究
Marcia(1966)沿用 Erikson 自我統整理論,並發展量表來證實艾氏的理論,他認為認同
(identity)有兩個要素,一為危機,一為承諾(commitment)。危機是一個人面對多種抉擇的時刻,
這些抉擇包括職業選擇或過去童年的信念,經歷危機時即為承受壓力的時刻,青年人所面臨
的身心成長是個危機,只不過青年人感受危機的層面不同;在危機層面中可分為:(1)缺乏危
機(absence of crisis),個人未感受到選擇目標的必要。(2)正在危機中(in-crisis),個人正努力解
決問題,作決定。(3)通過危機(past crisis),個人已克服危機,有所選擇。當個人有所選擇後,
就必須付出承諾。承諾是代表個人針對目標所付出的時間、精力的程度。Marcia 從個人對生
活及職業的危機與承諾程度,將青年的自我認同分為四種類型:(1)自主定向者(identity
achiever),這種人經歷過危機,並且在職業上與價值信念上有所決定及付出承諾。(2)尋求方
向者(moratorium),這種人正處在危機中,在職業及價值觀上還在尋找方向,因此還未付出承
諾,取得自我的平衡點。(3)他主定向者(forclosure),這種人沒經歷過危機,但以別人所期待
的選擇及方向付出承諾。(4)迷失方向者(identity diffusion),這種人可能經歷過危機,也可能
從未經歷過,無所選擇也無追求方向,更無法付出承諾。
Marcia 曾以晤談法及語句完成法研究大學生、女青年等研究對象的自我認同類型與人格
發展、家庭關係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自主定向者在壓力與危機中,有較佳的適應力;其次
為尋求方向者;再次為他主定向者,他們通常在壓力下產生強烈挫折感,容易失敗。而迷失
方向者根本放棄追求生活的目標。
三、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研究模式
早期,有關個人生活適應問題的研究,偏向於人格適應觀點來探討,但近年來,許多研
究走向整合性觀點,認為適應問題不只是與個人人格有關,甚至與個人能力或認知能力有關。
強調人類智慧的多重化及廣泛性,非傳統智力測驗測得的普通能力所能涵蓋的。人類智慧包
括內在智力,中介智力及外在智力。內在智力與人的潛力有關,其中又包含知識獲得的能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