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新訂青年生活適應量表
P. 13
(一)情緒智能與復原力之相關性
在充滿失望、挫敗的現實環境中,樂觀、積極、思想正面的人,可以化悲憤為力量,化
阻力為助力;但悲觀、消極、缺乏意志的人,一遇困難,就只會退縮、逃避、甚至放棄,惡
性循環的人生,往往就此展開。Stoltz(1997)指出,當一個人復原力愈高的時候,就代表愈
能以積極樂觀、正向、富有彈性的心境面對困難,並找出解決方案,最終達成卓越。進一步
解釋,當個體面對挫折時,首要任務就是解決當前問題。有了情緒智能,可以先幫助個體調
整正向思考模式,以平靜、冷靜的心來面對困境;接下來才能有足夠智慧與判斷力,思考問
題解決的方式。當面對挫折與困境,一般成人在憤怒、失望、擔心、難過的反應背後,較常
使用的因應模式為適時抽離或隱藏情緒以完成任務為導向,不過對青年而言,因身心發展導
致情緒起伏、反應兩極化的狀況產生,因此對於「不順遂」環境的認知,常伴隨出現過度誇
大或扭曲的情緒狀態,而導致生活適應不良(Brooks & Goldstein, 2004)。
國外學者Ong、Bergeman、Bisconti、Toni 與 Wallace (2006) 也發現,高復原力的個體
有較多的正向情緒;低復原力者對於生活壓力事件所產生的負向情緒無法有效因應。因此,
如何運用情緒智能適當的調節情緒、形成正向的情緒歷程與復原力有密切的關連(Bonanno,
2004; Fredrickson, Tugade, Waugh & Larkin, 2003; Zautra, Johnson & Davis, 2005)。
(二)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
復原力的概念是從危機因應的觀點發展而成,在探討良好適應,不易受傷原則因應和抗
壓力的研究中,逐漸形成對復原力的理解。因此生活適應可視為一個可供觀察的外顯行為或
徵兆,就個別差異的觀點而言,同樣身處在適應狀況不佳的個體為何有些能面對挫折並發展
出良好的適應,但有些個體卻仍舊適應不良?Dyer 與 McGuinness(1996)表示復原力是指個
人在面對危機或逆境時,個人內在能產生的健康因應過程,以得到正向的因應結果。在正向
心理學取向中,復原力被視為影響適應的重要要素(Roberts, Brown, Johnson & Reinke, 2002)。
就復原力與適應的關係而言,Ong et al.(2006)也認為,高復原力者較能有效從逆境中回復。
因此,復原力可以被視為個體所具有的一種成功適應與良好功能的能力、潛能或特質,透過
與環境交互因應的過程,即使處在高壓力或挫折情境下,個體仍能化解困境,朝向積極正面
的發展並產生良好適應的結果(Egeland, Carlson & Sroufe, 1993)。
綜而言之,復原力是一種對於不斷改變的環境以及其中可能突發的意外事件之策略性適
應能力,亦即在情境的需求和行為的回應之間得以適配以取得平衡;其中,行為的回應以變
通性的問題解決策略為主要內涵,包括認知性、個人性及社會性的問題解決策略,此項內涵
與生活適應中最常被運用來衡鑑適應是否良好的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的觀點不謀而合,均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