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新訂青年生活適應量表
P. 18

力(generic skills)。另外,Zinser(2003)認為就業力它涵蓋了資源管理(managing resources)、人


            際溝通技能、團隊與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獲得工作與維持工作的能力。Hillage 與 Pollard(1998)

            認為就業力包含四大要素,其一是:「就業力資產」(employability assets),包括知識、技能與

            態度;其二是「調度」(deployment),包括生涯管理技能(career management skill)、求職技能


            (job search skill);其三是「呈現」(presentation),即工作取得技能(job getting skills),例如自

            傳履歷撰寫、面談技巧。其四是「個人的環境與外在因素」(personal circumstances and external

            factors),包括個人的家庭責任以及勞力市場的機會。Havvey,  Locke 與 Morey(2002)、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2002)指出核心就業力技能可歸類成以下八個範疇:溝通技能、

            團隊合作技能、問題解決技能、原創與進取技能、規劃與組織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學習技

            能、科技技能。邱松發、王靜瑛、蔡武德(2007)調查我國在學青年在生涯輔導,最需提升的


            能力,主要有五種能力,包括:跨領域能力、獨立思考及創新能力、國際溝通能力、吸收新

            知與技術能力、具備人文關懷素養。

                 綜合上述各項就業力的內涵顯示,這些知識、能力與特質的養成皆有助青年適應力的提


            升,並能增進其職場競爭力。回應社會職場對青年就業力的關注,近年的教育改革也注意到

            學生的學習成效,不再以分數為考評依據,而開始與社會職場有更多的連結,諸如國內的大


            學校務評鑑,將學生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列為評鑑指標,並以學習歷程檔案(e-portfolio)及

            實作等作為檢視的直接證據(劉維琪,2010)。教育目標朝向專業統整的模式,牽動教師在教

            學行為的改變,教學由過去的教師中心,導向學習者中心,教師在授課過程更強調學習者的


            自主學習與反思,課程設計重視學生可以從課程學到哪些知識、能力與態度,以及如何有效

            評量學習成效,應用學者 Vygotskian 的鷹架學習原則,協助學生能夠具有多元文化視野的學


            習(Slavin, 2009;Woolfolk, 2010)。尤其,自 1998 年 Seligman  提出正向心理學觀點之後,心

            理學界已不再單純地著重學生的不良適應問題,而朝向營造一個人類優勢的積極心理科學,

            重視青年學子的智慧、勇氣、人道、正義、修養、以及心靈超越的特質培養,進而達成良好


            生活適應的發展(Snyder & Lopez, 2007)。因此本研究依循正向心理的觀點,從青年學子在就

            學或工作過程所習得的能力出發,整合各項青年發展理論與評量架構,進行新訂青年生活適


            量表的編製。

                                                            1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