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

臺灣職涯發展專業人員協會

 

賴嫦卿理事

 

布赫納(Frederick Buechner)認為:召命就是”你最深情的喜悅與世界最深切的需要交會之處;這交會處有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筆者認為職涯輔導、職涯諮詢不僅是一份解決個案問題的助人工作,更是一首首個案及職涯諮詢師的協奏曲。在十餘年的職涯輔導工作中常思考,究竟個案需要的協助和可以使力的地方在哪?有什麼是可以幫助自己在職涯輔導工作中更精進,也更精緻化的?

 

鏡裏鏡外的連結力

 

  在思索個人未來職涯發展時,可以從自身的發展脈絡中找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最常被用來探索的幾個要素例如:興趣、價值觀等面向,不論專業的職涯輔導工作者從哪一個面向協助個案探索未來,都免不了需要協助個案,從自己的鏡裏鏡外進行剖析與連結,透過需求探索找到自身內、外部的連結。職涯輔導工作者就好比是資料探勘人員,協助個案攬鏡自照、倚鏡觀外的進行有意識且具系統性的思考。

 

一、鏡裏的內部連結

 

透過個案對自身的盤點,從鏡中看見自己的需求與渴望,而職涯輔導工作者要做的是理解個案的思維及自我的期許,協助他們面對自我的審視,不論想要採取的是知己、知彼,從興趣、能力、價值觀等面向著手,職涯輔導工作者要做的事就像一個資料探勘(Data Mining)的過程,在個案梳理及盤點自己的訊息時,協助其將此龐大的資料庫中的資料,透過一個點或一個部分,進行各個點與其他點之間的張力,轉換成有用的資訊和知識。當連結力越強,更能協助個案建立脈絡,甚至產生新的資訊。

 

二、鏡裏的內部連結

 

鏡外的連結力指的是非自我本身所屬的其他與自己相關聯的系統。這樣的外部系統更有賴連結力將個案與其所屬的資源與支援相結合,不斷與環境中的人事物做探索與反應的機會,使其更有產生連結之可能。

 

 

連結力的三重奏

 

  至於如何才能較有效的運用「連結力」來協助個案呢? 筆者在15年的職涯輔導經驗中體會到連結力對於個案的幫助外,更發現運用「深度、空間及時間」三部分進行連結與應用。何妨試著將此三部分的連結力帶入討論的面向中,聆聽個案的訊息,學習運用上述三種連結力進行提問,相信有助於職涯輔導工作者,將職涯輔導或職涯教育邁向精緻化的過程。

 

一、深度的連結力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指出「將一頭大象分成兩半,並不能造出兩頭小象」,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大象的前後兩半是密不可分的連結。職涯輔導的過程中不能只是關注在個別的事件上,更應認清整個事件背後的結構,畢竟如果目標是要理解大象如何運作,卻把大象切成兩半進行了解,這種單點式的看待問題及解決問題,可能導致個案短期性的、盲目性的解決當前的問題與困境,甚至是促使個案付出昂貴的職涯錯誤。其實分割無所不在,但這樣的分割讓青年學子們把課堂學習和工作職能分割;把興趣、性格無限上綱到成為選擇未來職涯的唯一標準;如果不了解整個職涯發展中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職務需求之間的關聯,也無法更長期的進行職涯發展。所以有时候諮詢的內容和動作在個別單點、局部來看可能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整體而言,可能並不是最適切的。我們何不試著釐清問題、推敲因果,理解個案絕大部分的脈絡,進而建構與解構個案訊息間的關聯性。

 

二、空間的連結力

 

  對於個案而言,特別是學生身分的求詢者來說,職涯輔導工作者,常常需要肩負著引導個案看世界的入口,要如何深入而細膩地梳解個案的想法、脈絡及協助個案面對、串聯與探索外在世界?需要職涯輔導工作者了解個案的空間思維,畢竟我們的思維時常帶著主觀與個人的認知,而且易受世俗價值及人為概念所影響,例如:個案中總有那麼幾位會提到,我不管,我就是要進入某某公司,當進一步提醒職務與產業或企業的差別時,仍會卡在一些名牌迷失或是總之它就是最好的這種線性思維的思考中。在這樣的個案眼中,世界是一條直線,只有這一條道路可走,沒有別的可能性,最常見的便是我已經念了四年會計了,我不做這個我要做什麼。

 

  對策可能比問題更糟,捨本逐末的解決方案,有時容易的、熟悉的方案,可能沒有效果,反而造成不良的後果。從助人者的角度來看空間的連結力,强化長期解决方案,有節制性的處理個案的狀況。不論是從個案的角度或是助人者的面向來看,都該做到不能只看到或聽見表面,本質(根本的問題)更為重要,例如:個案在考研究所和就業間不知如何選擇,但根本問題是為什麼要念研究所,念了研究所會跟什麼產生更多的連結,而這都有賴自己及協助個案增加思考的能量,擴大思考空間。

 

三、時間的連結力

 

以現狀、靜態的時間點來觀察整個未來發展,就好比使用一項頭痛醫頭的治標方式來處理個案所面臨的問題,也許在短期內看起來有正面且立即的效果。實務上常見個案劈頭便問,我不知道我的興趣是什麼?若就此隨手拿出測驗或是卡牌,直接開出處方簽,那麼就助人者而言,這種暫時消除症狀的方式使用愈多,治本的方法使用也相對的愈來愈少。一段時間之後,使用「根本解」的能力可能退化,而對於「症狀解」則會更加的依賴;就個案而言,最終還是又回到這樣的工作好像跟我的所學無關或是後來才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是只求解決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的大患的處遇方式,當然我們也免不了需要暫時使用症狀解,來換取個案願意提供更多時間的時候,畢竟根本解的效果常受時間延滯的影響。整體而言,我們需要的仍是將時間考慮進去,深思過去,熟慮未來,以動態的方式看待及分析事情的關聯與發展。就好比個案堅持只做單一、單純的行政工作時,可以提示個案AI5G等時代變遷,畢竟時間是流動的,而非靜止的,我們不能只思維及處理現在的個案問題,還需提醒他放眼未來。

 

人本身就是一種變數,有自由的思想,只要做不同的選擇,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不變的是,這些連結的標的物,應該是我們「選擇」及「爭取」來的,而不是被動、無奈的結果。連結是一個過程的聯繫,也是一個結果的開端,深度探索的連結力,將讓每一次的連結產生價值與力量,每每這樣的閃光點在個案的反應中展露出來時,正是筆者在職涯輔導工作中,感受到個案反饋的高光時刻,而這也正是職涯輔導需要專業的職涯輔導工作者之所在。

 

 

參考文獻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8)。第五項修練(全新修訂版):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作者:P. M. Senge)。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賴嫦卿(2003)。邁向學習型組織: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