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修/台灣職涯發展專業人員協會常務理事
在變動時代的職涯教育中,理論運用的成熟,學生觀念的飛速成長,互聯網時代的資訊爆炸,多元化的工具選擇,我們所面對的就是這個「玩世代」的真實世界。所謂的“玩世代”指的一種時代精神的變遷,人不再滿足於達成既定目標,而更重視在過程中「體驗」了什麼。以往,遊戲的目的主要是破關。現在,你則可以在遊戲裡頭創造角色、主導策略,建立屬於對你有意義的世界。
當然,很多學校、包括很多老師早已意識到這個需求,因此,如何設計一個以人為本,兼具創新職涯體驗的系列工作坊,便顯得至關重要!
職涯教育最大的價值在於「改變認知」:從我不確定、我不行、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到我相信、我可以,我想試試看,這就是從認知起點到認知終點的學習路徑,而其中的重點就是「改變認知」。如何在職涯課程中運用設計思維,創造一個有點難度卻又不太困難的情境,關注人本身,在行動中找答案,提供各種可能的方案,並不斷驗證,直到我們跟目標與真相越來越清晰。就如同以過往的線性職涯轉變成互聯網時代的網格狀職涯路徑思維,同樣需要刺激。
高效學習旅程=學習內驅力X(明確的引導+適配的夥伴+交互的場域)
一、學習內驅力:
首先在如何有效觸發學習內驅力,從法格行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 B = MAT中我們可以了解三個構面,分別代表行為(Behavior)、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而添加具體場景化與挑戰性的職涯工作坊,能有效觸發(Trigger)學員的內在學習動機,靈活運用成就、內容解讀、等級、角色、狀態、獎勵等元素,更能衡量與貼近職場真實能力(Ability)的場景。
主要核心依然是學習內容,遊戲元素是為了讓學習效果更好或者可以得到回饋。那麼,學習內容的關鍵是什麼?以終為始是王道。現在有許多課程未如預期,因為沒有清晰學員要解決的問題,也沒有針對目標學員設計挑戰和所面對的變化。學習是解決挑戰的一種方式。當課程聚焦學系特色與真實產業需求的源頭需求,才有可能把整體學習資源放在對的地方。
二、明確的引導
一個好的學習旅程,會有五個步驟:從告訴你(Tell You),做給你看(Show You),讓你試試看(Let You Try),給你回饋(Feedback),再到應用(Apply),最終促使行動具體落實。因此讓學員自己一步步動手蒐集訊息、打造、修正、再升級自己的職涯戰略地圖,需要教學者給予明確的指標與引導。
三、適配的夥伴+交互的場域
無論是學期課程亦或是系列工作坊,都是一種課程。「課」指的是上述提到的學習內容,但另外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重點是「程」,指的是「一段陪伴的旅程」。既然是旅程,就需要時間催化,與夥伴之間相互學習,而非一蹴可及。
運用虛實混合的學習模式,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並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引發討論的學習模式,透過教學目標與真實問題的引導,藉由小組的線上架構,培養學習者的思考、討論、批判與問題解決能力,有效提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機,並進行目標問題的知識建構、分享與整合,同時能回應實體課程時數不足所缺少的醞釀時間。
社群的相互分享、討論、碰撞中,你可以看到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是如何思考和運用的,從他人身上看到亮點、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效率,會有更深刻的體悟。激發與提升學習驅動力之後,才能用更短的時間掌握更多實用的內容,激發學習熱情並維持行動力,形成正向循環。
再以學員層面來說,參與學員都各以自己擅長的學習方式消化吸收知識,例如:有的夥伴圖像化筆記做得很好,就把每個章節的精華內容提煉出來,讓學員對內容能夠一目了然;有的夥伴行動計畫做得很紮實,就把過程與行動分享出來,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內在轉變的過程,不管是行動還是聽課,都是為了激發學員對於未來的職涯保持好奇心和問題意識,不斷行動,在過程中,一起找到自己對職涯發展的價值與意義。
最後:數字化的收集與回饋、決定了迭代的品質。
基於以上的設計,在學習過程中,就能順利完成學習成效的收集與檢驗。因此,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出就是數據。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學員的學習完成度:包含聽課率、作業完成率、小組討論率等。並且,根據這些數據做及時的流程調整以及學員輔導。
換之,從集學習資料開始到第二步嘗試分析,無論是交叉分析,還是相互比對,從這些資料中得到一些發現;最後,根據這些發現提出修正方案,以優化後續的學習模式。
3月份觀點文章 學習完成度讀表
相信透過以上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的職涯體驗旅程,能有效翻轉課堂吸引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學習和促進行動,結合青年發展署大專校院學生職涯發展教材,不斷完善內容與引導方式,就能更加精準地展開職涯規劃及就業輔導工作,真正協助「玩世代」找到前行的路。希望每位學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RPG角色,鎖定一個方向,然後奔跑吧,享受不斷展開的劇情,你肯定能收穫一段小小的探險,不斷提升等級與價值,成為自己的職涯煉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