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吳君薇/見域工作室 CitiLens  共同創辦人

 

       2019年,政府將該年度訂定為「地方創生元年」,期待透過創生資源盤點發掘在地特色與價值,並引動企業投資地方,最終促進首都圈人口減壓、區域平衡發展。其中,各級政府也投入大量資源,導入相關輔導機制,於地方培植青年團隊、成立在地工作站,鼓勵有意投入地方創生領域的夥伴從細緻的田野調查開始,建立地方網絡,投入具有在地主體意識的產業,進而返鄉就、創業。然而,在土地價格高漲與人地關係需要重新建構的艱難外在條件下,再加上近幾年來的疫情變化,青年要在地方順利發展組織或者具有在地價值的商業行動著實不易。本文針對有意返鄉、留鄉發展的青年朋友,分享投入地方創生就、創業挑戰所需要的應變能力與思維。

 

觀察:打開你的地方之眼發掘切入取徑

       拜交通工具推陳出新、網際網絡普及之賜,不論是實體的移動、資訊的流動都越來越快速。「地方」也在這些資訊、價值、人員、實體物件等快速交換、移動的過程中,顯得越來越同質化、扁平化。如何在快速變動的時空之下,打開「地方之眼」?觀察到值得切入的地方議題,建議大家可以從多處著眼——量化部份,可以從地方上主要的族群組成、信仰、職業類別、投票意向窺見端倪,質化部份,不妨了解地方的特殊祭儀、人潮聚集的地點以及活動內容,乃至於地方人士的期待、渴望,甚至是不滿。

       只要打開地方之眼,你就會發現,不論是商管、工程、人文社會、乃至於活動籌備、設計、攝影、寫作等,會被地方上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十分多元,每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專長、在地方發展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學習:帶著一顆尊重的心向地方學習

      有鑑於過去政策時常為由上而下制定推動,缺乏在地視角與關懷,在「地方創生」成為一門顯學的當下,近年來「田野調查」益發受重視。扎實的田野調查,奠基於對於二手資料的詳實掌握、明確的問題意識,與能夠和地方平等互動對話的前提之下。帶著一顆尊重的心向地方學習,是讓地方人能敞開心胸與你暢談的先決條件。

       如何讓在地人感受到「被尊重」?可以從許多互動的細節著眼。近年來不少青年團隊或許因個人興趣,抑或是準備競賽或政府計畫,或者是學校報告等,選以社區頭人或重要在地議題為報導或是共創的對象。不妨檢視看看,在聯繫、互動的過程中,是否都有細膩地從對方角度出發,設想相關規劃?例如採訪前是否詳細蒐集過相關資料、擬定專為對方設計的訪問大綱?是否貼心地設想過相關採訪細節安排,例如避開店家人潮較多時段、以有效率的方式進行採訪?作品完成後是否有與對方分享成果?辦理活動前,是否與可能影響到的家戶、店家進行溝通,並協調與事先準備可能造成影響的配套方案?種種與地方互動的細節,在地方生活的人們往往會口耳相傳、互相討論,進入地方時對於地方的尊重,往往決定了是否能與地方長久互動的基礎。

 

累積:說出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

       如果說田野調查是每一個地方團隊都必須要具備的「基本功」,那麼,如何轉譯田野調查資源,成為活潑的、容易被取用的其他應用形式,便是各個地方團隊的決勝關鍵。青年團隊透過轉譯,說出自己的話、走出不一樣的創生路徑。也因為科技日新月異、每個青年團隊的能力組成截然不同,不論是辦理特色市集活動、餐桌計畫、小旅行、發行地方刊物、經營Youtube頻道、錄製Podcast等,都是能夠向外發聲的「工具」之一。

       工具是中性的,因而沒有正確與否。固然,有些較為「流行」的媒介,但仍要務實地思考後續種種行動,團隊的目標受眾有哪些對象?這些人較容易接受什麼樣的資訊或是工具?在確立這些答案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使用的工具與操作手法是否符合當地或是該議題的需求。如此一來,才不會被工具「奴役」,在追著最新的工具、最「潮」的平台的同時疲於奔命。同時,也要思考應用工具如何更加「開放」,讓團隊在實踐、發聲的過程中,避免淪為「自我消耗」,而是有機會捲動更多的地方能量共同參與其中。

       除了運用適切的工具來傳達想法與行動能量,青年團隊也需要思考,在運用工具來進行擾動的同時,這些資源如何累積與傳承?具體要思考的內容包含田野調查累積的照片、文字、檔案等如何保存?後續怎麼應用?願意支持地方產業的群眾之顧客資料如何累積、顧客關係如何維繫?一切的行動是否能連結到品牌或者任何符碼之上?初次認識、想要進一步了解的群眾該如何觸及到你們?種種的行動,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緊緊扣連的,地方經營團隊多為資源不多的小型組織,如何用手上的籌碼槓桿出更多關注以及資源,需要預先佈局與有策略地行動。

 

實踐:讓你的做到成為他人的需要

       如何辨識青年在地方上的實踐,已經有階段性成果?我想,便是青年團隊實實在在地「被地方所需要」——青年團隊透過自身獨特的引動地方方法學,建立關係網絡與讓青年團隊存活的種種要件,讓該團隊能持續捲動地方能量。換句話說,便是「讓青年團隊的做到成為他人的需要」。

       因為身兼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計畫委員的關係,往往發現申請經費,執行地方創生相關行動方案的青年朋友們往往期待在地方上操作許多種方法,例如一開始先寫地方刊物、接著辦理藝術節、下一年操作兒童營隊等等。操作手法的不同,意味著知識資源、執行環節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地方團隊必須建立穩定的經營模式,才能持續扎根於地方。如何讓團隊的能量有所累積,且前進的方向一致,是經營者時常要停下來檢視的議題。

      然而,持續操作同一模式,也不免產生停滯不前的隱憂。於地方創、就業的團隊也需要定期回顧年度專案,檢視自身團隊於地方的擾動是否對於地方產生改變、造成影響,而這些改變是否能夠回應最初團隊觀察到的地方問題?若沒有,或者是進展較為遲緩,也要給予自己和地方「滾動式修正」的機會。

 

結語

       曾經有前輩分享,地方經營,也像是和地方「談戀愛」的過程,在發展親密關係的過程中,一味地獲取資源,和「掠奪」或許只有毫釐之隔,但一味地懷抱遠大理想持續付出、給予,導致身心狀態不平衡也並不健康。青年夥伴們都應該在地方實踐的路上,保持著健康的身體以及心理狀態,才能長長久久地走下去!

       最後,期待每一個對於地方懷抱夢想,或者希望帶來不同的青年朋友,都能循著「觀察」、「學習」、「累積」、「實踐」的四個階段,漸進式地和地方建立深厚關係,最終成為地方的一份子!地方變得更好的過程,你也會變得更加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