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林家安  時習教育、StandByYou創辦人

 

         前言:其實熱情沒有消逝,只是生涯未定

         你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對「工作」失去熱誠呢?2021年,「讓狂人飛」做了一份社群調查,共蒐集了879筆回饋,平均填寫年紀32.3歲,填答的朋友有65.9%表示熱情已經消耗殆盡,更驚人的數字是,原來把熱情消耗完僅需5.5年。

         小時候我們好期待著長大!無論是在作文還是演講裡,每一種職業和夢想似乎都發著光。然而對已經處在「職場」的我們「大人」自然曉得,在這些光芒的背後,有好多苦悶、不如意等待著「學生」、「學青」,熱情好容易就這樣消磨掉。其實,因為大環境的改變,我們已經不必在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裡尋找熱情,但我們必須要在一生中找到自己,讓熱情跟著心跳延續。

 

         教師:成為啟發他們的人

         曾在學校、非學校任教,也在創新創業擔任業師的我,時常會問自己:「要做到什麼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呢?」印象深刻的收到一封學生寫來的卡片。她說,其實在選課的時候,她只是想選一門熱門的必修課,直到她看到老師(我)是這麼熱愛自己所教的事物,也讓她「真的找到自己的一點點興趣!」在數位蓬勃發展的時代,知識的傳遞已經不是人與人互動的唯一重點,身教與啟發,會是這個世代更重要的事。

 

         青年職涯方程式=(個人專業+業師輔導)× 資源挹注

         於是面對在學青年,我認為有意識地為他們建立職涯方程式(林家安,2022),鼓勵持續探索方向,會是求學階段最重要的事之一。

         個人自發:個人特質、最新脈動

       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背景,但也一定都有各自的天賦與潛能;學生若能對自己的特質有足夠的了解,也時時掌握當代的脈動與議題,就能對職涯有更好的探索。

         他人啟發:職涯技術、業師經驗

         作為老師,最寶貴的不僅是職涯、職場的各類技術,相關的經驗也能帶給他們重要的啟發。

         資源挹注:社會、學校支持系統

         在師、生互動之外,環境給予的資源更是扮演了「放大」的角色:若我們能給予學生足夠的系統資源,包含實踐創新的基金、練習的舞台等等,更有機會將他們的熱情與實力放大。

 

         太過急於夢想,也會成為壓力

        這個世代因為疫情、也因為科技改變了許多。社會的運作方式相較過去,確實讓人們在往來,甚至獲取資訊上都變得更為方便,卻也容易因此產生焦慮、甚至產生絕望感。

         其實,對生命的熱情並不是急就能找到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片《靈魂急轉彎》故事中,急於尋找火花的主角賈德納正是在登上他夢寐以求的舞台表演後才發現,「火花不是靈魂的志向(A spark isn't a soul's purpose)。」如果我們只鼓勵甚至要求青年找一份高薪、高報酬的工作,或以此為目標,無論是否達成,都更容易帶給他們心靈負面的影響。

 

         不失去熱情,是因為我們活在當下

         火花是「真正認真地活在當下」。心理學名詞「正念(Mindfulness)」常常被誤認為正向思考,其實大不相同。「正」是「在這裡」的意思,代表正在、當下;「念」則是代表思緒、感受。正念的創始人卡巴金博士指出,正念就是要真實體驗當下的每一種感受,有意識且不帶評判地,保持當下留心的覺察,藉此重新找回平靜、自信與充滿智慧的自己。

 

         結語:青年職涯方程式放大未來,用正念立足當下

         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在陪伴與指導學生的時候,可以善用青年職涯方程式的架構引導思考,放大青年的可能性;於此同時,也務必要鼓勵他們正念思考,不害怕感受自己的情緒(即便當下已經沒有熱情)——因為我們明白,唯有真實地面對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涯的領航員。

 

 

         資料引用

         林家安《自發或啟發?疫常時代的青年發展方程式》,發表於111年青年署大專校院職涯輔導主管會議。